3月14日,中国测绘学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合肥工业大学市政工程系副教授郭帅一行莅临合肥哈工智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工智灵”)走访交流。作为中国测绘学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哈工智灵在管网检测、封堵、有限空间作业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成果,受到了郭教授的高度评价,双方就行业技术痛点与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深入探讨。
技术赋能:两栖探查与AI判读双擎驱动
在哈工智灵研发中心,郭帅教授现场观摩了公司核心产品“两栖探查移动机器人”及“灵镜助手——AI管道缺陷判读模型”的演示。
- 两栖探查移动机器人:该机器人为哈工智灵自主研发的管道检测机器人,采用水陆两栖设计,具备“薄壁强背”的结构特征,可适应地下管网、河道、沼泽等复杂环境。其搭载的智能识别系统对四种典型缺陷的检测准确率达93%,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并降低了施工成本,已在多个城市管网运维项目中落地应用。
- 灵镜助手AI模型:依托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对管道内部破裂、沉积、错口等复杂缺陷的智能判读与定量分析,识别准确率高达97%,远超人工判读效率。其“一键上传、秒级响应”的便捷操作,不仅将传统检测效率提升数倍,更以标准化、客观化的智能决策,消除人工经验差异带来的误判风险,为管网健康评估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郭教授表示,这一技术将人工智能与市政工程深度融合,促进了管网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行业痛点攻坚:从替代人力到智慧运维
交流会上,哈工智灵总经理孙强详细介绍了公司在管网机器人领域的下一步布局:通过研发“无人井下作业机器人系列”,替代传统“蛙人”高危作业,实现封堵、清淤等任务的全流程智能化,降低人身安全事故风险。
郭帅教授指出,当前城市地下管网规模持续扩大,传统人工巡检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安全隐患多等难题。哈工智灵的技术方案不仅解决了行业痛点,更通过AI与机器人技术的结合,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复用的创新范式。双方可以在AI判别、封堵机器人等方向探讨深度合作模式。
关于哈工智灵
合肥哈工智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管网机器人研发与智慧运维解决方案,产品涵盖两栖探查移动机器人、AI管道缺陷判读模型及无人井下作业机器人系列。公司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累计申请专利101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研发团队人才硕博占比50%以上。致力于推动机器人技术的专业化、精细化、智慧化发展,引领行业迈向“AI+机器人”深度融合的新阶段。